400热线:400-088-9070
客服 QQ:7977639
联系手机:13764555790
企业邮箱:Lan82929@163.com
公司传真:021-39197319
公司网址:www.esavip.com
公司地址:上海嘉定百安公路538号4栋
水是人体内含量较多的成分,也是营养来源之一。只要失掉15%的水,生命就有危险。科学研究证实,人只要有水,20天不吃食物不会饿死,但如果没有水,3至7天就会死于脱水。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却有可能成为健康的“杀手”,因为饮水问题而影响健康的事件,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从水源到水龙头潜在三大污染
事实证明,即便水源是纯净的水,从水源到家庭的水龙头,却可能存在三大污染。 污染一:铁锈自来水由镀锌铁管输送,水与铁发生氧化作用,生成红色的氧化铁,进一步氧化会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新建楼房中的管道更容易被氧化。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每天早上靠前次打开水龙头,出水中发红的物质即是铁锈。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作为饮用水指标之一,每升水中铁的含量不得超过0.3毫克。若肉眼能分辨出水中铁锈的颜色,或是能品尝出铁锈的味道,那么水中的铁含量是大大超标了,长期饮用,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高血压等病症。 污染二:铅及其它重金属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还会有铅等不少重金属溶入水中。长期饮用会加重人体肝脏、肾脏的负担,容易引起肝、肾、心脏、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污染三:氯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剌鼻的气味和口感异味。氯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按要求,余氯的安全量为管网末梢(家庭自来水龙头处)应保持在0.05毫克/升水,以控制细菌在输送过程的滋生,所以市供自来水都含有余氯。氯在水中杀死细菌的同时,会生成潜在致癌物质——三氯甲烷。
多种疾病与饮水有关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正受到严重污染。调查表明80%疾病和近一半的儿童死亡与饮水水质不良有关,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近年来我国伤寒、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腹泻等疾病屡有发生,都与水污染有关。我国因饮水不洁导致的疾病有50多种。而含氯及化学物质的水可以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 水与心脏病首先,水的硬度和心脏病死亡率有关,我们应尽可能饮用硬度大约为170MG/L的水,这个标准是理想的;其次TDS(总溶解固体)和心脏病死亡率之间也有确定的关系,TDS越高,心脏病发作率越少。水中含有适当的硬度和TDS是健康饮水有两个有益特点。因此,理想的饮用水能够使心血管死亡率减少15%。 水与癌症饮用水中有4种元素是有助于我们防止癌症的,它们分别是:TDS、硬度、PH、和二氧化硅。经研究发现如饮用水中有中等含量的TDS(大约300MG/L)。属硬水、偏碱性(PH大于7.0),并含有15MG/L的二氧化硅,那么癌症的死亡人数就会减少10-25%。因此,喝高TDS和高硬度的偏碱性水,心脏病和癌症发病率就低。
直饮水安全成隐忧
“自来水有味,瓶装水太贵,桶装水扛着累……”于是家用净水器市场日渐火爆,贴着生态、健康标签的直饮水广泛进入老百姓日常生活。除了众多安装在小区的直饮水售卖机,家用直饮水机备受春城民的关注。然而,目前在销售直饮机品牌众多,产品良莠不齐,号称经多重过滤的直饮水机能否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直饮水,仍未有明确的监管标准;与此同时,直饮机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维护成为确保老百姓饮水安全的关键,可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方面依然是监管盲区。 “对直饮机设备不正确的使用,容易引发二次供水污染,反而威胁饮水安全,这是目前我们较大的担忧。”一些营养专家道出了目前家用净水器或直饮机存在的问题。直饮水系统一般采用膜处理技术,需要专业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水质检测。“一般情况下,较初的产品功能设置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但如果滤芯等组件清洗、更换不及时,净水系统会变成一个污染源,影响水质。” 同时,水资源的浪费,也是让直饮水设备引发很多业内人士诟病的重要方面。据了解目前有些家用直饮机经过多重过滤,达标的直饮水与废水比一般是1:1,有的甚至是1:3,这就意味着两吨水才能生产一吨净水。 监管缺位:考验商家诚信 近年来直饮水市场发展迅速,相应的标准规范并未能没能跟得上发展步伐,由于使用分布零散,卫生监督部门对日常使用监管也存在困难。当前,对直饮水市场的监管更多是在对饮水设备的准入上把关:经国家卫生部备案许可生产相关设备的商家及产品,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 在推介产品时,多个专柜的业务员无一例外地在着力渲染直饮机重重过滤所发挥的效用,却往往“过滤”掉了对多种滤芯使用寿命的说明,只简单提及“一年一换,使用方便”,所展示的滤芯更换产品只有大致价位为五六十元的PP棉,并未涉及其他过滤装置。 据了解,一般直饮机设备中,除了作为靠前级过滤设备的5微米PP棉需一年一换外,像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等则需要每1-2年更换一次,反渗透膜需要每3-4年换一次,而这几种材料更换费用并不低。专业人士认为,政府监管部门和专业检测机构的常态化、制度化监管才是较有效的保障,但这需要时间
版权所有:上海谊帅实业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ICP备09074074号 技术支持: 祥云平台